顆粒過濾效率測試儀的工作原理和技術特征說明
瀏覽次數:375更新日期:2022-04-12
顆粒過濾效率測試儀的工作原理:
1、氣溶膠發生器發出的氣溶膠在到達測試濾料之前需要經過兩道處理:
a.通過與加熱后的氣體混合(對鹽霧來講)產生氣溶膠鹽顆粒。
b.通過靜電中和器將氣溶膠所帶靜電中和掉,此舉作用在于減少顆粒損失和靜電對測試結果的影響。
2、氣溶膠經過以上兩道程序處理后,以一定流速(流量)到達測試濾料表面,開始測試程序,對過濾效率測試而言,測試時間很短暫,僅需幾秒時間即可完成對一片濾料的測試。對于加載實驗測試實驗則相對較長,通過粒子計數器或激光散射光度計對濾料上下游氣溶膠數量濃度或質量濃度進行測量,并計算過濾效率,同時通過壓差傳感器對濾料兩側壓降進行監測。
顆粒過濾效率測試儀的技術特征:
采用冷發生氣溶膠發生器產生出連續穩定的氣溶膠粒子,加注溶液方便。
全程顆粒物防泄漏設計,保護實驗人員安全。
氣溶膠發生器:可發生鹽性顆粒物和油性顆粒物氣溶膠。
配有氣溶膠顆粒物靜電荷中和裝置。
氣動夾具并配有保護裝置,使用安全方便。
配置玻璃轉子流量計、真空泵、激光塵埃粒子計數器。
控制系統:計算機控制試驗過程,自動采集數據,配置電腦和測試軟件。
計算機自動測試氣體濃度,自動計算過濾效率;可保存、輸出、查詢、打印數據。
電腦軟件控制,拓展性強。